帮扶路上担使命,真情实干践真心——省教科院“一对一”帮扶大坝乡“一校三点”工作纪实(三)
为进一步加快落实省教科院“一对一”精准帮扶昭觉县四开片区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任务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巩固第三批帮扶成果,2021年4月11日至16日,省教科院《论坛编辑部》、职成所、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派出帮扶小组,前往凉山州昭觉县大坝乡中心校、柳且乡中心校、大坝乡拖都村小、柳且乡红光村小(以下简称“一校三点”)开展第四批次蹲点帮扶工作。
一、多种帮扶齐头并进
本次帮扶小组由《教育科学论坛》杂志社副主编张泽科、发行部主任李军带队,成都成华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邹美娥、数学教师刘萍、数学教师马青5人组成。
帮扶组主要通过课堂诊断、示范课展示、一对一课堂研讨交流、召开现场教学研讨会、早自习检查指导、教学设计检查与指导、检查指导作业设计与作业批改、检查指导书面考试试卷做题及批改、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教师专业发展,展开帮扶工作。帮扶组现场展示示范课19节、听课18节、诊断课11节、召开现场教学研讨会4场,受到帮扶学校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致好评。
二、知心教师带来知心课堂
成华实验小学三位语、数教师,不仅把学校的知心教育带到了昭觉大坝“一校三点”,还根据当地学情进行了针对性教学改革指导,努力寻找适合民族地区教育的教学方法。
马青老师循循善诱,采用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,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,善于创设思维支架,导引学生学习攻坚,鼓励孩子一题多解,培养孩子应用所学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;刘萍老师善于激励学生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,让学生总结同一类型题的经验并加以运用,建立不同知识间的联系并实现数学知识迁移,以培养优生带动他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;邹美娥老师新课新风拂面而来,她关注每一个孩子,只要有一个学生没有跟上,心里都不放心。她善于创设情景、采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,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成华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还梳理了组织教学锦囊、上课流程建议、词语表滚动复习、随文识字方法,把这些教学的宝贵方法交给了当地老师。
三、现场教学研讨会
帮扶小组在“一校三点”听课、上示范课、进行教学检查指导后,多次与当地学校领导、教师,召开现场教学研讨会。帮扶小组在红光村小完成课堂诊断、展示示范课等工作后,组织召开了“精准扶教,提高课堂效率”研讨会,针对当天督导检查情况,张泽科副主编提出:通过精神激发加强课堂教学组织,尽可能把所有学生的精神激发出来,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。他提出要关注每一位学生,让学生多尝试与体验,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,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能。
四、聚焦智力帮扶
各方领导积极组织、参与帮扶教师认真负责,前几次帮扶在工作态度、工作情感、工作效能上都产生了明显效果。在这次帮扶工作中,我们通过深入听课、诊断课堂和教学研讨,发现当地课堂教学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:灌输牵引的课堂教学突出、课堂显得枯燥沉闷、学生投入度较低、学习效果较差等。
进一步提高帮扶工作质量和效能,必须在帮扶所在学校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情感培育上下功夫;引导帮扶学校老师在课堂智慧与情感交融上下功夫。通过情智交融、情智共生的精准帮扶,促进被帮扶学校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核心发展力。希望帮扶双方在以下点位上深入实践研讨:注重课堂关系建设,培育教学共建生态;注重学习规则培养,为课堂学习保驾护航;强化课堂情景创设,吸引学生全情投入;加强尝试体验教学,助力学生积累学习经验;注重启发赏识教育,促进学生增强学习自信,激发学习潜能;促进教学相互转化,创生共享学习智慧;注重创设思维支架,导引学习难点攻坚;注重对接生活实践,发掘生活智慧源泉。
“已是昭觉花芬芳,彝汉友情万古长。中华儿女共努力,民族教育硕果香。”相信在四川省教育厅、四川省教育科学院和昭觉县教体科局的有力领导和政策保障下,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难走,只要我们携起手来砥砺前行,不负韶华,定能取得民族地区教育帮扶工作的全面胜利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